2017.10.19Pedrozuo至Monte do Gozo
陰雨天,感覺很冷。
聽說來聖雅各之路的人,會有一次感動落淚,就在昨晚睡到一半,我突然不斷流涙,雖然膝蓋很痛,但感謝主賜給我的一切美好,感謝主一路的帶領,感謝主...,太多的感謝,所以也留下很多眼淚。
昨晚下起很大的雨,七點時用手機的手電筒功能,摸黑去拿晾在外面的雨衣,還好雨停了,不出所料,雨衣很溼。
很往常一樣,我們是最後離開庇護所的,所有的朝聖客不到十分鐘都走光了。
其實Pedrozuo不在朝聖路上,所以大家都得先走出市區,看了APP,我大約知道朝聖之路要往上走,一走上去看到這隻”鐵公雞” ,再往上走。這時看到一群朝聖客,但他們好像彎錯路了,還好沒過多久,大家笑一笑就發現走錯了,再走回來。
走沒多久,很高興又遇到加拿大的Mel先生,和他一起邊聊邊走了一陣子,他今天要直接走到聖地牙哥,完成這次旅程,他走一次的朝聖之路,都會寫BLOG,這樣子他的家人都會知道他每天在哪裡? 做什麼? 了解他的狀況,很好讓家人不擔心的方式。
而我們今天會先走到歡樂山(Monte do Gozo),先沈澱一下,也準備好我的身心靈,好進入我們的聖城──聖地牙哥。
今天的路程約15公里,路上的朝聖客還是很多,可能今天是最後一程,所以大家都走的很快。
而走到這段路也覺得滿特殊的,這二座高牆好像很古老,但上面長滿了樹,也遮蔽大部份光線,好像走在二片高牆中間的綠色隧道。
走到這個咖啡廳時,咖啡廳前面有放著露天的蓋章服務,但天空還下著雨,有些人停下來蓋章,但好像太溼了,印泥變太稀,蓋不起來。
重點是前面的教堂,有二位年輕人,利用教堂前的四顆樹,架了二個單人簡易吊床,還有遮雨帳,其中一人,正在旁邊的公車站椅子上吃早餐,好厲害,當時天氣很冷,二人就這樣露營,都不怕冷。
今天的路程也有一段好長的陡升坡,爬的很累,我們中間還休息一下,途中有位朝聖客似乎快走不動了,硬撐著走下去,我很了解這種感受,因為這幾天我都有這樣的感覺走路,還好我一邊走路一邊祈禱,有著天主聖神的陪伴,讓我這幾天的路上還有這樣的意志力走下去。
途中經過的墓園教堂,門關著的,且這裡有好幾戶人家,其中也有庇護所。
走至中午,大家都累了,看到這間咖啡廳,大家進去吃午餐並上洗手間。沒想到遇到四位來自台灣的四位帥哥,他們來自高雄,原本從800公里起點SJPP出發,走了四天,改搭車走最後100公里處繼續走。
之前在途中就有其它朝聖客說有遇到四位台灣人,但我們一直都沒遇到,沒想到在這裡就遇到了。
吃完午餐,繼續往前走,天空的霧氣愈來愈重,感覺快下雨一般。
終於走到了的歡樂山,看到了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紀念碑,大家好高興,剛好也有二位朝聖客來到這裡,我們大家一起拍照留念,同伴說好不容易走到這裡,我們應該高興喜悅地跳起來慶祝才對,但其實當時我的腳好痛,跳不起來。
後來看到一位很老很老的老奶奶走到這裡,說她之前來這裡有一個大雕像的,但不是這個,她要去找那個雕像,我也記得書上說歡樂山有一個很大的朝聖者雕像才對呀?但露氣太濃,濃見度太低,實在看不到那裡有雕像。
後來晚餐後,終於找到了,原來在另一邊,不過,雨也很大,在雨中和朝聖者雕像照相,後來雨愈來愈大,氣溫也愈來愈冷。
彌撒後,我和一位同伴在交誼廳整理今天拍的照片,突然間另一位同伴說同房的一位外國朝聖者好像想和我們換床位,請我用英文和他談談,後來這位老夫妻的老先生來交誼廳找我。
原來他是以耳先生,荷蘭人,他只是想了解我們的國籍,想和我們聊聊而己,他之前都沒有遇過台灣人,想了解我們來走朝聖的目的,也聊聊他來朝聖的目的。
62歲的他,身上患有癌症,來走朝聖全身都很疼痛,但他覺得這些疼痛卻治癒著他的心靈,他也挺擔心自己的工作,因為他和老婆有著不同的信仰,所以他也擔心未來小孩的信仰。願天主祝福他。
庇護所
這裡只有一間公立的庇護所Albergue Xunta del Monte do Gozo,可容納500床,但是現在是淡季,大部分房間都沒開,因為沒來過,加上沒有接待處的指標,我們一開始還找不到接待處在哪裡? 還好有位老伯和我們說要走回最高那排,才是接待處,於是我們爬上去,終於看到接待處了。
這裏庇護所八人一間,四組上下鋪的床,浴廁丶廚房餐廳和交誼廳在前二個房間,之後都是住房,整棟庇護所不是平的,而是依著山勢往下蓋的。洗衣服的房間在最下面。價格很便宜,一人6歐。
建議若是有要寄行李的人,住這裏很不方便,它沒有提供這個服務,但上方的一間bar 有提供,所以要領或寄行李的話,要爬上去到這個bar 才行,另外,這附近也沒有超市,但要買東西的話,也可以來這個BAR買,它也是一個小型柑仔店。
彌撒
在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紀念碑旁的聖瑪爾谷堂,是個滿小的教堂,晚上7:00彌撒,我們提前至教堂祈禱等待彌撒,外面還下著大雨,教堂裡沒有其它人,只有幾盞小燈,本以為今晚可能沒有彌撒,沒想到此時門後出現有人的聲音,還有吉他碰到地板的聲音,本以為是司琴的人來了,至少確定有彌撒,沒想到是一位自備吉他的黑人神父。
神父一來就先問我會不會說英文,之後,給我一張寫著很多語文的信友禱詞,可惜沒有中文的,神父希望我到時唸英文版的,我和神父說我手機有中文的彌撒經文,神父很高興的要我等一下就直接唸中文的經文,於是,今天的聖道禮儀是中文的,真特別的經驗。
另一個特殊的是,神父進堂曲和結束曲是用吉他自彈自唱的。結束曲是一首好熟悉的曲子,可惜我背歌詞的能力不佳,不曉得歌詞是什麼?但我記得我在台灣唱過,回台後才知道是 ”來與我們此路同行“ ,沒想到這首歌成為之後我徒步朝聖時常啍的一首歌,每當啍這首歌時,都覺得有主一路與我同行,太有力量了。
彌撒結束後,和神父聊了一下,本來以為神父是奈及利亞人,同伴在手機拿出奈及利亞籍歐神父的照片給神父看,神父說他不是奈及利亞人,神父說的國籍很像是剛果,同伴又在手機找出剛果籍的神父給神父看,神父說他不是剛果,神父說他的國家在剛果上面,後來我拿出google translate,神父拼出國名,原來他是安哥格籍。這場彌撒太特別了,安哥拉籍的神父在西班牙的歡樂山為我們舉行中文彌撒。
留言
張貼留言